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:古代汉语中的月亮

时间:2025/03/22 浏览次数:38

在公共基础知识的文学常识试题中,通常会出现将诗词与节日相关联。解体的方法毫无疑问是从诗词的用词典故出发。这需要大家对古代汉语中的各种指代有所熟悉。适逢中秋佳节,我们一起来看看,月亮都有哪些美好的昵称吧。

1、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,故称:金轮、玉轮、冰轮、银盘、玉盘、金镜、玉镜、天镜、素丸。

宋·张鎡《八声甘州·叹流光迅景》:“谁唤金轮出海,不带一云浮。才上青林顶,俄转朱楼。”

唐·元稹《月三十韵》:“绛河冰鉴朗,黄道玉轮巍。”

宋·陆游《月下作》:“玉钩定谁挂,冰轮了无辙”

宋卢炳《水龙吟·赓韵中秋》词:“素娥睡起,玉轮稳驾,初离海表。”

宋·郭印《中秋佳月怀杜安行冯当可二首》:“玉斧修成三夜景,银盘赛过十年秋。”

元·侯克中《醉花阴》套曲:“玉盘光静,澄澄万里晴。”

宋·晁补之《洞仙歌·泗州中秋作》青烟幂处,碧海飞金镜。永夜闲阶卧桂影。

宋·范成大《水调歌头·细数十年事》:“星汉淡无色,玉镜独空浮。”

唐·李白《渡荆门送别》:“天下飞天镜,云生结海楼”。

金·元好问《长龙吟》:“素丸何处飞来,照人只是承平就”

2、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,故称:玉兔、顾兔、蟾蜍、金蟾、银蟾、蟾宫。

唐·白居易《中秋月》诗:“照他几许人肠断,玉兔银蟾远不知。”

唐·李白《上云乐》:“阳乌未出谷,顾兔半藏身”

唐·贾岛《忆江上吴处士》闽国扬帆去,蟾蜍亏复团

唐·令狐楚《八月十七日夜书怀》:“三五既不留,二八又还过。金蟾著未出,玉树悲稍破。”

唐·许昼《中秋月》诗:“应是蟾宫别有情,每逢秋半倍澄清。”

宋·赵善括《水调歌头》:“金饼挂蟾魄,时景正中秋。”

3、传说月中有桂树,故称:桂月、桂轮、桂宫、桂魄。

唐·骆宾王《夏日游德州赠高四》:“霜松贞雅节,月桂朗冲襟。”

宋·张先《燕归梁·去岁中秋玩桂轮》:“去岁中秋玩桂轮。河汉净无云。今年江上共瑶尊。都不是、去年人。”

宋·曹勋《念奴娇·瑑冰铸雪》:“相逢一笑,桂宫连夜寒彻。应是第一瑶台,水晶宫殿里,飞升仙列。”

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凭高眺远》:“凭高眺远,见长空,万里云无留迹。桂魄飞来,光射处,冷浸一天秋碧。”

4、传说月中有广寒、清虚两座宫殿,故称:广寒宫、清虚宫。

宋·张元干《水调歌头·万里冰轮满》:“万里冰轮满,千丈玉盘浮。广寒宫殿,西望湖海冷光流。”

宋·汪莘《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》“苦雨晴时春已尽,可怜新月挂清虚”。

5、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叫望舒,故称为望舒。

魏·曹丕《在孟津》:“曜灵忽西迈,炎烛继望舒”

6、因人们常常把美女比作月亮,故又称月亮为婵娟、素娥。

宋·苏轼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: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

宋·晏殊《中秋月》:“未必素娥无怅恨,玉蟾清冷桂花孤。”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