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:刑法中正当防卫

时间:2025/04/19 浏览次数:21

在事业单位考试中,刑法模块是很多学生的“痛点”,要掌握清楚有关刑法的理论,也是很多考生需要下功夫的地方。今天,小编带着大家复习一下刑法中的正当防卫。

1.概念

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,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。

2.构成要件

(1)起因条件:现实的不法侵害。排除:假想防卫。

(2)时间条件:不法侵害正在进行。排除:事前防卫或事后防卫。

(3)主观条件:具有防卫的意图。排除:防卫挑拨、相互斗殴。

(4)对象条件: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。排除:株连行为。

(5)限度条件:没有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伤害。排除:防卫过当。

3.防卫过当及其处罚

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。

4.特殊防卫权

对正在进行行凶、杀人、抢劫、强奸、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,采取防卫行为,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,不属于防卫过当,不负刑事责任。

适用范围: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,如行凶、杀人、抢劫、强奸、绑架。

限度:即使超过必要限度,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,不负刑事责任。

【例题】

1.(单选题)一天晚上,大学生李某在回校的途中,路过一条偏僻的胡同时,从胡同口处跳出一个持刀青年田某。田某用刀逼向李某并让他交出身上财物。李某扭头就跑,结果跑进了死胡同,而田某持刀紧随其后,李某慌乱害怕中随手拿起墙角的一块砖砸向田某,田某应声倒下。过了一会儿,李某看田某没有动静,立即接打了110和120电话,待110警察和120医生到场后,确认田某已死亡。对李某的行为,应认定为( )

A.过失致人死亡

B.防卫过当

C.正当防卫

D.故意杀人

【答案】C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犯罪概述。根据2021年版《刑法》第二十条,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,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,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,属于正当防卫,不负刑事责任。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。对正在进行行凶、杀人、抢劫、强奸、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,采取防卫行为,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,不属于防卫过当,不负刑事责任。李某的行为虽然造成了田某的死亡,但其面对的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,符合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,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。

2.(单选题)刘能外出时在自己的院内安放了老鼠夹,赵四橇门侵入刘能的院内后,被老鼠夹击为轻伤。刘能的行为是什么性质( )

A.故意伤害罪

B.正当防卫

C.防卫不适时

D.民事侵权行为,不构成犯罪

【答案】B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犯罪概述。根据2021年版《刑法》第二十条,为了使国家、公共利益、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,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,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,属于正当防卫,不负刑事责任。刘能外出时在自己的院内安放了老鼠夹,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,赵四橇门侵入刘能的院内属于非法入侵,故刘能对赵四被老鼠夹击为轻伤的事件属于正当防卫,不负责任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。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