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:我国不同年龄的称谓

时间:2025/04/25 浏览次数:26

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,一般包括政治、法律、经济、人文、地理、科技、生活等方面,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。今天华图事业单位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“不同年龄的称谓”。

一、18岁以下

1岁:牙牙,象声词,婴儿学语的声音。袁枚《祭妹文》:“两女牙牙,生汝死后,才周晬耳。”

2岁:孩提,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。韩愈诗中就有“两家各生子,提孩巧相如”句。

8岁:总角,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,形状如角,因而也用“总角”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。

9岁:九龄,为九岁,指数之年:儿童九岁。

10岁:幼学,十岁。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人生十年曰幼,学。”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,人们就截取“幼学”二字作为十岁代称。也称外傅之年。

12岁:金钗之年,女孩十二岁。

13岁:豆蔻,指女子十三四岁。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,初夏还不是盛夏,比喻人还未成年,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“豆蔻年华”。

15岁:及笄,笄,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。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,就把头发盘起来,并用簪子绾住,表示已经成年;所以及笄指女子十五岁。束发,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,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。故束发是男子十五岁。

16岁:二八,为十六岁。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。

二、20岁至60岁

20岁:加冠,指二十岁。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,表示已成年。加冠:指男子二十岁(又“弱冠”)。弱冠是男子二十岁。桃李年华是女子二十岁。

24岁:花信年华,女子二十四岁。

30岁:而立,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”,所以后代称30岁为“而立之年”。半老徐娘:女子三十岁。

40岁:不惑(不惑之年):

50岁:艾,古称五十岁的人为“艾”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五十曰艾。”艾称年老的;半百、知天命、知命之年:知命之年,指五十岁

54岁:六九年,即五十四岁。

60岁:耳顺、耳顺之年、还历之年、花甲之年均指60岁。花甲: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,从甲起,六十年成一周,错综搭配,六十年周而复始。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。

三、60岁以上

61岁:还历寿,61岁的寿辰。由于按干支纪年法,60年为一轮,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,故称“还历”。

70岁:古稀,古代人活到70岁,也就很不容易了。杜甫有诗曰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后人就多依此诗,称70岁为“古稀之年”。

77岁:喜寿,77岁,草书喜字似“七十七”,故特代指77岁。

80岁:伞寿,80岁寿辰。因“伞”字的草体形似“八十”,故称“伞寿”。

88岁:米寿,88岁。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,故借指88岁。此外,还含有年事虽高,但食欲旺盛之意。

90岁:上寿,九十为上寿。

99岁:白寿,指九十九岁,百少一为九十九,故借指99岁。

100岁:期颐:指百岁高寿。上寿,百岁;期颐之年,指百岁。

108岁:茶寿,指108岁。茶字上面廿,下面为八十八,二者相加得108岁。

140岁:双稀、双庆,一百四十岁。

刷题巩固

【例题】古人对特定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,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。下面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:( )

①而立②弱冠③期颐④耄耋⑤不惑⑥花甲⑦豆蔻

A.⑦②④③⑤①⑥

B.②⑦③①⑤⑥④

C.②⑦①⑤⑥③④

D.⑦②①⑤⑥④③

答案:D

【解析】豆蔻十三四岁,弱冠是二十岁,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六十花甲,八十九十耄耋,一百期颐。故选D。

  • 登龙门

    黄河禹门口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)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阙门。古代传说,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,争登龙门。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。登龙门后,鲤即化为龙,故禹门亦称为龙门。 《后汉书 · 李膺传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朝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,致身荣显,也叫登龙门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二“贡举”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”。(典见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)

  • 金龟换酒

   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,宿于旅邸。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,但未曾谋面,闻李白来京,亟往拜访。李白出门迎客,两人相携入屋,纵论古今,一见如故。李白出示诗作《蜀道难》、《乌夜啼》。贺知章赞赏备至,称李白为谪仙人。仓卒间未携钱帛,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,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,尽欢散。